腾讯AI加速器 | 90后博士造“大白”,乐聚机器人的打怪升级路

腾讯AI加速器 | 90后博士造“大白”,乐聚机器人的打怪升级路

CEO常琳接受《创始人》专访,谈智能机器人的行情与创业梦想

 

6月19日,腾讯AI加速器在北京举办2017项目甄选复试,由90后在读博士团队创立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公司“乐聚”入选,CEO常琳接受《创始人》专访,谈智能机器人的行情与创业梦想。

 

 

2012年全国春节联欢会上,十几个半米高的人形机器人在电脑特效的帮助下,摆出千军万马的阵势,伴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跳起了举手投足整齐划一的舞蹈,一下子刷新了全国人民对机器人的现实认知,曾经只在动画片和影视剧里存在的人形机器人离大众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接近。

 

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年的机器人表演也遭遇了不小的非议,被攻击的点主要在于跳舞的机器人的技术优劣。大众对机器人的期待与想象,和机器人本体制造的现实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

 

而当年在春晚幕后操纵跳舞机器人的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团队中,如今正有人走到了这个填补人形机器人制造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商业世界里。几位来自哈工大的博士学生团队,于2015年10月,成立了一家名为乐聚机器人的创业公司,成立之初就获得松禾资本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2016年底,这家公司获得了深创投集团数千万pre-A轮投资。

 

 

为团队深夜捂在被子里哭

常琳是乐聚的CEO,哈工大计算机学院的90后在读博士。1.8米以上的高大个子,说起话来却是语调不惊、沉静如水。

 

在人工智能的创业风口上,正在其间逐浪的乐聚其实并非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而是一家机器人本体研发公司,常琳说这其实更靠近传统的制造业。

 

和科幻电影中表现的能上天入地、战斗力爆棚的机器人相比,现实中人形机器人大概还处于“石器”时代,国外的波士顿动力Atlas和本田Asimo已经是步态机器人行业的标杆,而对很多创业公司而言,是否走步稳健都是一个关键考验。

 

国际上的人形机器人大赛中,给参赛机器人的考验包括走路、开门、电钻打洞、拧螺栓、走过废墟和上楼梯一系列任务。每一个机器人脑袋上的激光雷达都要转上千八百转,处理器再算上个二十分钟,机器人才能执行一个小动作,然后循环往复。一个在人类看起来很容易完成的动作,对于机器人来说,可能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阶段性的动作组合才能完成。在这些比赛中,才一迈步就跌倒跌伤的机器人也不在少数。

 

这样的大小赛事,常琳和哈工大的伙伴们带着自己的机器人参加了不少,在一次比赛中,他们的机器人技术幸运地被投资人看中,获得1000万元的天使轮投资,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其实,对于这群高材生,毕业后除了继续出国深造,通常的走向是进入各个大公司,比如大疆、华为、腾讯、百度等,各自的发展虽然也会不错,但常琳的心里却跃动着更澎湃的自我实现目标。他们想做比较前沿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行业,而这个行业即使在大公司里,在他们看来能够积累学习的也是有限,不如甩开膀子自己干,他选择了在自己看来最能运用自己真正所学的这条创业路。

 

 

创业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面对这个初出茅庐的机器人本体公司时,都会质疑这个东西怎么落地,能不能挣钱?而这群90后创业者,做销售行不行,有没有做市场的能力?

 

有时为钱,有时为人,有时为业绩,常琳说自己多次深夜捂在被子里痛哭,创业快两年,他形容自己已经由一开始感觉是在实现梦想,到后来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发现自己有60多个人的公司要养活,压力巨大,甚至后悔过为什么要创业,可第二天又必需满血复活的面对团队、面对客户。

 

“后悔的时候,就不要想往那个方向想,因为人总是在坏的时候,把事情想得更过坏,在好的时候,把事情想得过好,这个是通病。所以说,在我有限的经历里,我会发现,其实人生最终能够处变不惊,遇到任何困难和幸福都能以平常心对待的话,这个是很高的一种人生的境界,现在我还做不到”,常琳说。

 

当许多90后创业者都爱给自己包装一个传奇的创业故事,常琳却特别不爱谈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虽然创业不轻松,但是我不想让大家感觉说我好像是经历多么大的痛苦和磨难才成长,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更多体验到的是幸福和快乐。”

 

 

人形机器人是AI最好的载体

前段时间,在国内某著名问答网站上,乐聚还招过一次黑,为此乐聚专门在媒体上回应解释了自己的技术专利,尤其对机器人步态有着决定性作用的舵机的自主研发。

 

如今乐聚已经有了三条产品线,分别是Aelos机器人、Aelos教育机器人和Talos机器人,分别定位为娱乐、教育以及服务机器人载体。

 

在乐聚看来,现在的人形机器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唱歌跳舞,动作简单,这样的产品让用户可以实现的内容太少,用户黏度会较弱。而人形机器人区别于其他机器人的最大特点在于双足结构,步态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灵活运动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人形机器人可以为人工智能功能提供好的载体。比如加载了AI技术后,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和图像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可以和用户聊天还可以回答天气如何等问题。

 

 

目前,虽然一些驱动、运动方面的机器人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商业化成本还没有真正降下来。但常琳坚信,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中心。“当PC和智能手机出现时,我们都没有预料到会有现在这样的信息社会,而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机器人身上”。而乐聚就“专注先把机器人的硬件和控制做好,然后再加载应用,成为一个能够提供服务的产品。”

 

当然,从技术理论到产品化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其中门槛很高。要反复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衡量,怎么把这些功能变得更容易让用户使用。目前乐聚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教育、娱乐行业的B端客户,也包括面向一些极客发烧友的C端零售。有数据统计,光机器人教育市场,未来空间可达1000亿的市场规模。

 

今年,常琳给乐聚定下了一个3000万的销售目标,除了深圳总部,从去年底到今年5月,乐聚已经相继成立了杭州以及北京的销售部,三地分别覆盖华南、华东以及华北的销售,除了在国内铺货,乐聚也在今年1月开始海外市场的征战,对于销售目标的实现,常琳表示信心很足,“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这个总是说自己没有退路,经常愁得不行的90后年轻创始人,因为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热爱,会继续和团队在这条荆棘的梦想路上继续打怪练级。他的终极梦想,是未来有一天能创造出像动画电影里的机器人助手“大白”,有趣呆萌招人喜爱,每个家庭必定都会拥有一台。

 

作者:搜狐腾讯开放平台









Please select your language | 请选择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
close-link